首页 > 春秋战国 > 正文

子贡作为孔子的弟子,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鸟
历史鸟
2023-02-04 18:34:58

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历史当中,诸侯争霸无非是成王败寇,你死我亡,但在这样一个纷乱漫长的时代,却有一人能够名重于天下诸侯,并在列国之间玩弄权柄于股掌,只言片语便能教大国落败,小国苟存,而其自身却行走自如,潇洒无阻,最后还能身负万金资财,退身隐迹,安度一生,不得不说这真是传奇中的传奇,这个人既不是春秋时复越吞吴,最后携西子泛游太湖,成千古商圣之名的陶朱翁范蠡。也不是战国时身兼六国相印,使天下合纵力抗强秦的苏秦苏相国。

他是谁呢?其人复姓端木,单名一个赐字,字子贡,春秋卫国人,也就是孔子的著名弟子端木赐,子贡是也。其人年轻时为了四处经商,生怕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礼仪有所欠缺,在得知鲁国儒家的孔丘这方面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权威,便前往求学。孔子收弟子的门槛在当时已不算低了,说是要拿着一打过年才会腌制的腊肉来求教,就不会说不教授知识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要知道春秋那个时代连年战争,别说畜牧业了,就是农耕收成都是相当的不稳定,要吃上肉已是很不容易,所以那时候“食肉者”都成了做官的代名词,更何况还要用各种调料佐料腌制的腊肉(现在南方地区都有年前腌制腊肉以备过年之用,恐怕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孔子收徒入学竟然还要一打(古时一打为十二之数)十二条腊肉,这个门槛真心不低啊。

而家境富裕的子贡,并没有被十二条腊肉所难住(西游记中唐僧来到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还被佛祖座下迦叶阿难这两位尊者索要“人事”,佛祖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轻传空取世人就不会珍惜,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想来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子贡成为孔门弟子之后,起初他也并没有想过要从孔子那学到什么处世的哲理、人生的真谛,而只是为了学一些礼仪皮毛,可没想到一学就是三年,一开始还觉得孔子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第一年甚至认为孔子还不如他,到第二年又觉得孔子的水平应该也就和他差不多,到了第三年的时候,他才从孔子的言传身教中深深感受到这位精通六艺大师(礼、乐、射、御、书、数)的高深莫测。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儒家的成名绝技“六艺”,套用现代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各种礼仪和与人沟通的技巧(礼)、各种古典和流行音乐以及击打乐器(乐)、射箭(射)、F4方程式赛车(御)、百科全书(书)、代数几何微积分(数),也就是说孔子是六项全能的权威,放在现代这可是学霸中的学霸,玩家中的玩家,跟这样的大师处上三年,你不服都不行。

本来不想深学儒术的子贡开始深深崇拜起儒家来了,并将儒家的“仁和”理念深深地印到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当中去。当时的子贡可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一度年轻气盛,也曾张狂,但这三年下来,在孔子的教诲和熏陶之下,已成了一名成熟稳重的学者绅士。但老师孔子也在这三年的相识相知过程中,对他有了深度的了解,并且直言不讳地说,子贡这小子一直有个缺点,就是嘴太能说,不太会守拙啊,我还是对他有所担心啊!子贡也深知这是老师对他爱的责备,在他三年学成之后,也曾问过老师,他能成为怎样的人才。孔子只说了两个字“瑚琏”(国家举行大典时的祭器),子贡会心一笑。

后来齐国丞相田常想篡权夺位,但忌惮国内高、国、鲍、晏这四大名臣望族,所以想挑起齐国与邻近弱小鲁国的战争,从中伺机起事。孔子听说之后就对弟子们说,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国家有危难,难道没有几个人肯站出来报效国家吗?子路就站出来请求前去阵前御敌,孔子认为他太过鲁莽,空有一身勇武,就不准他去。其他还有几个弟子也请求前去救国,孔子还是不肯,这时候子贡请求出马,孔子便欣然允许了,认为这才是可以平息国难的人啊。

子贡前往齐国,见到田常之后说:“君侯要与鲁国开战实在是大错特错!鲁国是很难讨伐的国家,城墙又薄又矮,土地破败又狭窄,鲁君又愚蠢又残暴,大臣们又虚伪又没用,官民都讨厌打仗动武的事情,你就算打败了他们,一来胜之不武,二来得到这样的土地和人民不过成为你的负累,所以不可以与之交战,无论胜败你都会成为天下的笑话。”

田常就问他该怎么办,子贡说:“君侯不如讨伐吴国,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土地广阔又肥沃,兵器坚锐,将士又强壮,军需又充备,天下的精兵利器尽在吴军当中,又有足智多谋的大夫指挥守城,与这样的国家交战,才容易取胜啊!”田常听了,很生气地说道:“太荒谬了吧!先生说的难,却是常人容易做到的。先生说的容易,却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你这样说,我很难理解是怎么回事啊!”

子贡又说:“我是个卑微的外臣,但我却听说一个国家内在有危机就会与外面的强国开战,来转移危机(纳粹德国与苏联开战,军国主义日本轰炸珍珠港挑衅美国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国家外在有忧患才会攻击弱小的国家,来彰显自身的强大不可欺。我想君侯的忧患应该是在齐国内部,为什么呢?我又听说君侯想实行分封三次都没有成功,是齐国有大臣不听从君侯的命令。如今君侯发兵攻破鲁国,扩大齐国的地盘,在齐国人眼中你只会成为一个凌驾于齐君之上的骄狂好战分子,攻破别的国家使自己尊贵胜过国君,你还指望凭功高震主得到什么更大的封赏吗?无非是被齐君日渐疏远罢了。”田常听了连连点头。

子贡接着又说:“君侯想以骄狂的姿态上面齐君,以傲慢的样子下对齐国群臣,却想在齐国成就大事,是不是难上加难了!君王骄狂则会肆意妄为,臣下骄狂则会引起纷争,这都不是好事吧!君侯与齐君一旦有芥蒂,与齐国大臣又起了纷争,就这样腹背树敌,还指望能在齐国立足吗?所以我说,你不如率齐军讨伐吴国,吴国如此强大,打不过他而能导致齐国兵力受损,能征惯战的臣子被消耗,实际上也是帮助君侯在齐国朝堂上减少强大的政敌啊!到时候基层也不会有太多对君侯的指责和谩骂之声了,齐君只会越来越孤立,而控制齐国大政的人除了君侯还会有别人吗?”

田常听完这话才豁然开朗,说道:“实在是高明!实在是高明啊!但我已经向鲁国发兵,现在要转而攻打吴国,大臣们都会质疑我,怎么办呢?”子贡说:“君侯的兵马可以驻扎在鲁国边境,先按兵不动,不要与鲁国开战,我请求前往出使吴国,一定教吴王发兵以救鲁国为名攻击齐国,那时候君侯正好就可名正言顺地发兵迎战吴军了。”田常立马答应了他这个请求。

子贡一到吴国,见到吴王夫差就说:“臣听说真正的王者不会与世隔绝,被天下人所孤立,能称霸的雄主在诸侯中也不会有强敌。这是为什么呢?看似千钧之重的东西,可能再加铢两之力就能使之移动了,只是很多人使尽了蛮力,却不肯再多加一点巧劲,才导致功败垂成。如今有万乘战车的齐国去攻打千乘小国鲁国,这明摆是要与强大的吴国争霸啊!我私下为大王感到危机存在啊!如今大王得赶紧去救鲁国,这是大显威名的机会了!在战场上讨伐齐国,是对吴国有大利的!齐国一旦被击败,泗水河两岸的诸侯都将受到吴国的招抚,残暴的齐国被惩治,强大晋国还敢不臣服吗?这是莫大的利益啊!名声上吴国使鲁国存活下来,实际利益上又困住了强大的齐国,这就是吴国图强多年而最后还没做的事情,要是聪明人考都不用想考虑就立马行动了!”

吴王听后,高兴地说道:“先生说言极是!只是我曾与越国交战,并登临过他们的会稽山,压服过越国上下,现在越王刻苦养兵多年,恐怕他会有报复我的心思,要不先生等我灭了越国之后,再听从先生之言与齐决战如何?”

子贡却说:“越国国力还不如鲁国,而吴国的国土却比不上齐国,等大王为贪越国这个小便宜,鲁国却早被齐国平定了。你吴国因攻击弱小而削弱了国力,齐国却因吞并大国而更加强大,您认为这划不划算呢?且大王想宣扬自己存亡继绝的仁义美名,却老是想着讨伐弱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勇者所为啊!真正的勇者是不避艰难的,真正的仁者是不爽盟约的,智者更不会错过大好时机,王者不会与世隔绝,是因为他们的大义充斥于天地之间啊!”

吴王夫差被他这么一说,情绪都激动了起来,可子贡没等他答话,又继续说道:“如今大王若能仁慈地放过弱小的越国,为救鲁国大败齐国,再以得胜的威名恫吓住强大的晋国,天下诸侯势必相率来朝见吴王您啊!这样吴国的霸业就得以大成了!而大王若还在厌恶和怀疑越国,臣请往东南方面见越王,令越国出兵跟随吴国,以此来抽空越国的兵力,至少在声威上可助大王讨伐齐国吧!”吴王听了十分欢喜,便使子贡前往越国,又立马决定对齐国用兵,以救鲁国之困。

这样一来,也就是说齐国暂时停止了对鲁国的侵犯,而齐国立马还要与强大的吴国,心甘情愿地展开两虎相争之战,不得不说子贡的口才和游说能力是相当的了得,一番慷慨陈词,就基本完成了老师交待的保家卫国的重任,也不得不说孔老夫子真是知徒莫若师,慧眼识真人啊!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