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尽管表面上是3方对峙,但事实上不论是人数还是质量,曹魏与东吴都要比蜀汉强太多。尤其是刘备战败返回白帝城后,整个蜀汉都面临非常危险的境遇,在夷陵一战中,蜀汉损失四万精兵,长江北岸的一万防守军全部投降魏国。三年前关羽痛失荆州,刘封又接连失守三个郡县,细细算来刘备损失的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
刘备作战失败后,成都附近的汉嘉郡太守也选择反叛,还游说三个郡县一起加入东吴,刘备回到白帝城后十分羞愧,更没脸面对成都士兵。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陆逊抓住机会追击,说到底刘备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便匆匆离世了。主公战败身亡,幼主接手烂摊子往往都会走向迅速消亡的结局,而十几岁的刘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他身边还有一位奇才诸葛亮。
蜀汉政权落到诸葛亮手中,他便立刻代替刘禅做了三件事:首先妥善处理刘备的后事,并昭告天下刘禅登基;其次派使者去游说东吴,并借此重新结交联盟,是蜀汉此后的四十年再也没有和东吴发生过战争;最后沉下心来搞好蜀汉内部的建设,毕竟刘备生前最后一仗差点把家底都败光了。在蜀汉养精蓄锐的过程中,以及诸葛亮所主张的与东吴友好的态度,是绝对不会允许此时征讨东吴的。
虽然刘禅身为皇帝,但也不过是一个孩子,在蜀汉根本没有势力。所以就算刘禅想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也没有人会响应。此后的几年间,蜀汉又专注于北伐,集结了所有力量去对付曹魏。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病逝,此时的刘禅已经二十七岁,按道理已经具备亲政的能力,但权力却落到了蒋琬的手中。除了没有再继续北伐,蒋琬基本延续了诸葛亮的策略,也就是继续休整,使此后十年蜀汉都可以安稳度过。
后来蜀汉大权又交到了费祎手中,已经当了三十年的甩手掌柜,纵使刘禅曾经有何抱负,也随着时间磨平了。因为刘备当年那个错误的决定,导致蜀汉被击溃,残存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对付任何一方。而且朝中都主张联合东吴,毕竟曹魏才是最强的对手,刘禅虽然不能说是傀儡,但也并非有主见之人,所以谁能说出大道理他就听谁的。
刘禅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被乱世磨灭了热情,而且诸葛亮凡事都喜欢亲自做主,所以刘禅从记事开始就有人帮自己顶着。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刘禅只想要过平庸安定的生活。因为十几岁便登上皇位,刘禅许多认知都来自于身边人的想法,朝中大臣整天都在议论如何北伐,如何占领凉州,如何与曹魏瓜分天下,就是没有人想要征讨东吴。所以在刘禅看来,蜀汉就应该对付曹魏,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与东吴合作,那就和东吴合作吧。
除了外界因素,刘禅本人想要报仇的意愿也不强烈。当年刘备四处征战的时候,刘禅还只是个婴儿,等他有了独立的思维,刘备已经坐稳荆州。所以刘禅从记事起就被人尊称为少主,又顺利当上了太子,他父亲遭的罪一概不知,根本体会不到战争失利的痛苦。而且刘禅没有母亲引导,父亲整天只顾着打仗,没人会真正关心刘禅的教育,刘禅对建功没有兴趣。也许在刘禅看来,自己的父亲费力征战,根本就是太无聊,只要有人撑着何必自己主动去遭罪。所以综上所述,替父亲讨伐东吴,刘禅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