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汉三国 > 正文

公子扶苏为什么会被赐死,扶苏如果继承又会怎么样?

秋哥
历史鸟
2022-08-29 02:41:40

大秦帝国统一六国,结束了自东周以来数百年的分裂、战争不断的局面,使得中国文明的涓涓细流全面汇聚、重新融合,强力锻造而开创出波澜壮阔的文明正源,使中国文明达到了此后两千年无法企及的高峰。然而令人无法解释也无法接受的是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为什么仅仅两世就灭亡了?

在这里咱们就不得不说一说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了,扶苏和胡亥,这二子首先在品性,军事,谋略,文学上都是扶苏更胜一筹,为何当时的大秦没有交到扶苏手上?扶苏为何不光没继承父亲的江山,后来还被赐死了。这就是咱们今天所探讨的事情。

扶苏之死

扶苏,嬴姓,赵氏,名扶苏,一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据说扶苏之母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期望。

扶苏也很争气,没有令秦始皇失望,秦始皇也没有废立的意思。年少时期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此在政见上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固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始皇认为天下独尊的皇帝要有强硬的手段,因此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表面上是惩罚,其实是想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可秦始皇的这片良苦用心却直接害死了扶苏。

扶苏在蒙恬那里混的也是风生水起、几年的征战,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在军事方面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但扶苏的内心却没有变得“勇猛”,依然是一副慈悲心肠。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沙丘政变终止。秦始皇三十七年冬,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病逝。秦始皇临终前曾以玺为遗诏,要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阴谋让扶苏弟胡亥继位,篡改始皇遗诏,以胡亥即位;同时另书,将蒙恬和扶苏赐死,并“数以罪”。此事件史称“沙丘之变”。

胡亥的使者奉敕书到上郡,扶苏遂准备自杀。蒙恬曾经起疑心,力劝扶苏不要轻生,“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扶苏旋即自杀于军中。就这样扶苏自杀而死

如果扶苏不死,大秦还会灭亡吗

如果单纯扶苏这个人上说,真的没有什么毛病,但是从一个国家层面上来说,那一个文武双全的好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皇帝,好人很难做一个好皇帝,因为好皇帝都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无情无义、心中只有江山社稷的人才能做得到!扶苏能做到这些吗?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就因为扶苏劝谏不要杀人太多,一怒之下把扶苏赶到边疆,其实大错特错!秦始皇连李斯等大臣的劝谏都能听进去,亲生儿子劝谏一句就发配边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让人怀疑扶苏是不是秦始皇亲儿子了。真实情况扶苏自小生长在深宫之中,爱好读书却没有参加过秦统一天下的战争,性格仁义柔弱,这点令秦始皇深深的担忧,为了让扶苏更好的成长,所以秦始皇让他去了大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长城军团锻炼学习。

陈胜吴广起义时主要打的旗号是:“大楚兴,陈胜王”,起义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只是觉得扶苏死的可怜,想利用百姓的同情心,根本不存在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扶苏的口号的说法,也更不存在如果扶苏活着,陈胜吴广就没有起义的借口了。

长期以来大家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在秦末农民起义过程中长城军团无动于衷,坐视大秦帝国灭亡,这与历史真相是相违背的,从情理上也根本说不通,秦二世和赵高虽然狼狈为奸人品不好,但是并不傻啊,起义大军都打到函谷关了,还不知道调拨大军吗?章邯虽然非常有才,但是他率领的只是有奴隶和罪犯临时拼凑的部队,怎么就如同清风扫落叶一般灭了陈胜吴广、项梁等起义大军?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翦之孙王离作为长城军团的主将带领大部分长城军团迅速南下,和章邯一起合力打垮了众多的起义军。不幸的是起义大军越打越多,可以不断补充兵力,而长城军团却弹尽粮绝,最终王离在巨鹿之战中带领长城军团剩余的战士战死疆场,为大秦帝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从扶苏的个性品质能力来说,扶苏适合做的是一个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守成之君,而像大秦帝国刚刚创建完成百姓没有归心、天下没有安定,远不是扶苏可以解决的,所以即使扶苏继承皇位,也改变不了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的结果。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