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宋元明 > 正文

宋朝遭强敌轮番吊打,但这两次昏招才是亡国的主因

秋哥
历史鸟
2022-08-29 03:12:30

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堪称是一个最奇葩的朝代,它的经济、文化、科技在当时稳居世界第一,但同时它又是强敌环伺,被西夏、契丹、女真、蒙古人的轮番吊打。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它自己开门揖盗、昏招迭出。

在宋朝的历史上,借助军事同盟以达到消灭敌国,而最终盟国演变为更强大敌人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北宋与女真人结盟灭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自从宋朝的建立之初,或许是受到宋太祖赵匡胤“扬文抑武”的国策所影响,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敢恭维,以致在面对北方强敌辽国时,几次伐辽均为辽国所败。当然,宋朝有宋朝的长处,那就是它不差钱“用钱能摆平的事那都不叫事”,所以,宋朝便用钱与辽国和平相处长达百年之久,而辽国也成为了宋朝北部的屏障。

此时东北的女真人迅速崛起了,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之后,于1115年1月28日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立大金国。

女真人原本是辽国的藩属,但在他们建立大金国之后,迅速的拿下了辽国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而声威大震,此时北宋的君臣认为辽国必亡无疑,他们想借机收回丢失一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便与金国联合灭辽,并立下了“海上之盟”。然而北宋的军队却不给力,两次大战皆被辽军所败,尤其是童贯率领十万大军在攻取燕京时,却被几千辽军打得损兵折将,这也令女真人看到了宋军的无能,金军便随即撕毁了与北宋的盟约,在1125年灭辽之后,至1127年仅仅的两年时间,就灭了北宋。

应该说,此时辽国与宋朝和平相处已达百年之久,当辽国得知宋朝准备联金灭辽时,便派使臣表示愿意向宋朝称臣,希望宋朝不要和金联盟攻辽。

辽国的使臣直言道“宋、辽既是兄弟之邦也是唇亡齿寒,女直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甚至连宋朝的藩属高丽国王都看得出“闻朝廷将用兵伐辽,辽为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捍,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但宋徽宗根本就不知周国之间均衡态势的重要性,仍然固执的联金灭辽,直至发生了“靖康之耻”,自食恶果之后方才醒悟,但悔之晚矣,只有南望故国而以泪洗面,最终身死于异国他乡。

时间到了13世纪初,蒙古诸部在成吉思汗的征战中逐步完成了统一,已经有了足以与金国分庭抗礼的实力,而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也逐渐的处于下风。

嘉定四年(1211年),金军主力盲目出击寻找蒙军主力决战,结果接连在野狐岭、会河堡两次会战中惨败,金军的主力野战部队几乎是损失殆尽,为避蒙古铁骑的锋芒,嘉定七年(1214年)七月金国举朝南迁,把两河、山东等地区让给了蒙古人,将兵力收缩在一些大城池中,此举果然奏效。事实上,当时的蒙古人虽然在野战中所向披靡,但还不具备很强的攻城能力,所以,成吉思汗不得不留下木华黎继续经略两河、山东等地,自己则率领主力西征。

绍定五年(1232年)十一月,当蒙古大军再次进攻金国的时候,南宋居然再次祭出了借助军事同盟以达到消灭敌国的法宝。

根据联蒙灭金的策略,南宋出兵相助蒙古人一起围攻开封,金哀宗被迫逃往了蔡州,但此时南宋军队又攻陷了邓州、申州、唐州,彻底切断了金哀宗的西逃之路。眼见形势不妙,金哀宗派遣使臣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请求南宋不要出兵,而且此时的金国,已经对南宋构不成任何的威胁了,但南宋军队依然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也在乱军中丧命,金国灭亡。

其实早在南宋建立的初期,南宋朝廷便开始注意到了蒙古人这支力量,并试图借助蒙古人来制衡金国。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而渡江南侵的时候,为了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南宋大将刘锜、吴璘便传檄蒙古、契丹诸部共同攻金。事实上,南宋联蒙灭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过程更是一波三折,金国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之下终告灭亡,南宋即报了“靖康之耻”,也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100余年的对峙。但这一结果对南宋而言却并非福音,甚至比联金灭辽的后果还要严重,因为南宋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比女真人更为强悍的蒙古人,契丹、女真人不过是要钱,而蒙古人要的则是命,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灭亡南宋。

在联蒙灭金的过程中,南宋是收复了一些失地,乍一看南宋在"联蒙灭金"中算是受益者,这样即拖延了必将到来的宋蒙大战,同时也趁机抢得了一些地盘,增加了战略纵深。

但从长远来看,南宋与蒙古结盟灭金无疑是给自己掘好了坟墓,因为此举是送走一只老掉牙的暮狼,却迎来一只壮年的猛虎,既然不能置身事外,那为何不等到交战双方精疲力尽而坐收渔利?宋朝的两次开门揖盗,第一次葬送了北宋,第二次灭亡了南宋。

谄媚得不到尊重,协从换不来和平,二战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没能打消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东北军在东三省的一枪不放,也并未阻止住日寇的侵华步伐,只会让敌人变本加厉,一句话:“求人不如求己”。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