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秦汉三国 > 正文

揭秘:汉武帝到底有没有后悔逼死了卫子夫?

秋哥
历史鸟
2022-08-29 03:09:23

汉武帝征和元年,震惊朝野的巫蛊之祸发生,“巫蛊之祸”不仅造成包括皇后、太子、宰相在内的逾十万人死亡,也对大汉的执政根基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甚至可以认为是大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同时也让历史对千古一帝汉武帝有了新的认识。

太子和皇后自杀之后,田千秋的借高祖魂灵之名向汉武帝奏报太子冤屈之事,汉武帝听后回忆整个事件的经过,幡然醒悟,明白一切皆不过是一场被人挑唆的父子相残的闹剧而已,追悔莫及。

但是此时的汉武帝,对于皇后和太子的死,态度是截然不一样的。对于太子刘据的死,汉武帝自然追悔莫及,为其大兴土木,建立思子宫,又在太子自杀的地方湖县建立归来望思之台,并把全鸠水改为失儿河,而太子的墓,汉武帝更是命人修得比自己的规制还要大,以示哀思。可以说,刘据的死对于汉武帝来说,无疑是晚年受到的最大的打击,令其抱憾余生。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1、太子刘据作为汉武帝将近而立之年才得的第一个儿子,其感情和期望不言而喻。要知道,在古代,而立之年已是可以做爷爷的年龄了,对于晚来的这个儿子,汉武帝倾尽了所有的爱意。

2、帝国因为太子之死,陷入风雨飘摇中,而在汉武帝剩下的儿子之中,非废即诛,亦或是平庸无能,要知道在汉武帝的子嗣之中,最能称意的莫过长子刘据和幼子刘弗陵,刘据一死,唯有刘弗陵可托江山,但是主幼母壮且臣强,无疑增加了帝国未来的不确定性,作为一代雄主汉武帝,不可能不想到这一点。

3、子死父手,且内有冤情,加上前有壶关三老令孤茂的上书,后有田千秋劝谏。使得汉武帝终说出“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的无奈心情,于情于理,都无法度过内心的坎,一切都因为自己的残暴、猜忌和迷信。晚年的汉武帝,因为太子的死,也在不断的反省之中度过。在刘据死后三年,汉武帝带着无限懊悔之情驾崩离去。

而皇后卫子夫,作为陪伴汉武帝38年的皇后,汉武帝至死并未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对逼死卫子夫有丝毫的愧疚之情,依然让之孤冢在城南桐柏,更别说与之合葬。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汉武帝生性冷血,杀妻诛子,亦是常事。比如助汉武帝上位的陈阿娇,同样是因为巫蛊而幽静之死,所谓金屋藏娇的誓言,不过是他获取权力的虚假言辞而已。一见钟情的卫子夫被逼自杀,汉昭帝的母亲赵婕妤被处上吊自尽,唯有死亡较早的歌妓李夫人,得与汉武帝合葬于茂陵,悲哉!叹哉!

所以,在薄情的汉武帝面前,逝去的卫子夫,并不能触动他的冰冷的情感。

2、卫子夫是汉武帝晚年必然要铲除的卫氏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大家都知道,卫氏外戚集团盘踞汉朝数十年,根基之深,影响之广,必然威胁着大汉的江山,吕后乱朝之事犹在汉武帝眼前,所以对已年近古稀的汉武帝来说,一切都是那么迫在眉睫。而卫子夫的死则标志着卫氏集团的悉灭,能除心头一患,卫子夫之死不足汉武帝一惜。只是滑稽的是,汉武帝最终的托孤之臣不也是卫氏集团的一份子?

3、太子起兵,关键时刻得到了皇后卫子夫的授意。点头那一刻,便意味着帝后的决裂,另外,在汉武帝看来,卫子夫无疑是能阻止父子兵刃相见的最后关口,如果没有卫子夫的许可,太子断然不会也不可能调取军队,因此汉武帝对于刘据的死,很大程度上怪罪于卫子夫的未尽制止之责,所以在汉武帝心中,其对太子之死懊悔有多深,其对卫子夫之恨就有多深。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