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生卒年不详,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王羲之小时就酷爱书法,深受王氏家族厚实的书法底蕴,七岁时能作一手书法,十二岁就偷读《笔论》。除此,王羲之还随卫夫人学习书法,深得卫夫人书法之要旨,后从卫夫人书法框架中走出来,置于新的书法层面。王羲之不但善学,而且善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会贯通,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从风格上讲兼采草、楷等于一体。
王羲之作品王羲之处于儒学衰落,玄风开始刮起的年代,道教思想在江南广泛传播,且规模越来越大。从王羲之众多书法作品集文学作品可以分析出王羲之思想里追道求仙,但是王羲之还带有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因此,在王羲之作品中,时常呈现出儒道相合的情形。王羲之书法作品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王羲之在抄写经文时,不时渗透了道家思想。王羲之通过修身养性,与作书相互配合,因而其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境界都很高。尤其所作《兰亭集序》集合了道家与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对王羲之个人影响王羲之受两晋玄风影响,导致其在道儒上裹足不前,但是由于家族信奉道家,使得其追求道家学说坚定不移。王导在东晋朝廷位置显耀,由于其屡次问师学道,因此,从中可窥见道家在王氏家族的地位及影响。王羲之不但家庭学道信道,而且自己也与道士,方士来往密切,《晋书》里有记载:“王羲之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而且与游士养生服食。
王羲之生活于乱世,儒家信与礼处于衰退崩溃边缘,他年幼即逢八王之乱,与其他人士一样处于血腥、战争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王羲之年轻时期不忍目睹社会惨象,在《兰亭序》中他就说:“固知一生死为虚诞”,较早想归隐山林,寻仙问道。王羲之在入世时候,直接面对官场黑暗,勾心斗角,于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出世想法更加坚定。所以即使王羲之有惊人才华,面对昏庸的朝廷也是有心而无力,所以就产生消极情绪将归隐作为最终目标。
王羲之崇信道术与方术,因此,在王羲之的作品里对于道家各类服食活动以及服食体验记载甚详。在《择药帖》中有“乡里人择药,有发梦而得此药者,足下岂识之不?”,王羲之在服食效果上也做过讨论,“服足下五石散,身轻,行动如飞也。”王羲之将服食体验记录赞叹了药石的神效。与其他修仙问道相比,王羲之能对药石作客观的看待,在《彦仁贴》中就说到:“服食而在人间,此速弊分明。”
结语观察王羲之入世出世之想法,可以得知道家在其思想中所占位置,这是由于当时大环境决定的,同时也与自己家风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态度消极,但是正是道家思想影响之深使得其作品不但技艺高超,而且思想达到了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