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宋元明 > 正文

若用康熙替换崇祯,明朝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秋哥
历史鸟
2022-08-29 03:09:03

比较两位皇帝,必须放进当时的时代背景里,这种问题是将个人才能置于历史背景之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康熙的个人才能是很强的,但也是在清朝盛世的基础之上,才有一番作为,如果崇祯帝替换了康熙,国家也将会是个盛世——因为崇祯帝在某些方面,跟康熙存在相似之处。

崇祯帝和康熙都是少年英雄,有着雷厉风行的一面,康熙一上位就扳倒了鳌拜,崇祯帝一继位就弄死了魏忠贤,对于两个十七岁的少年而言,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城府、需要狠心决断,需要会把握时机。

崇祯继位后,有一次因生病免传早朝,被大臣提意见后连忙检讨自己,此时的大明有中兴之象。

崇祯帝不但勤政,而且一连下了六道“罪己诏”,这在历代皇帝中都是少有的,说明他不但勤奋而且谦恭、沉稳持重,可勘大用。

像我们平常人能时时做自我检讨的并不多,更何况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一个懂得自省、并且时时加以纠正自己、砥砺自己、刻苦自己的人,他首先是一个有品格的人。一个有品格的人做了皇帝,我们不能说这是国家的不幸。

而康熙的勤奋好学,大都体现在学术上,康熙是个学霸型皇帝,比起征战沙发,他更喜欢看书学习,他对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知识很感兴趣,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颇有著述。

《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都是康熙组织编辑出版的。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一个太平盛世,才能让皇帝这么闲。

康熙在位做出了很多成绩,被神吹的几大功绩有:平定三藩,大破准噶尔,驱逐沙俄。

好了,康熙面临的主要敌人是三藩之乱的祸首,吴三桂。可这吴三桂的实力并不足与让清朝有灭亡的危险,吴三桂跟朝廷打得交道年限非常长,彼此的脾性摸得很透,他不算是一个恐惧的敌人。

虽然史书宣称吴三桂宣布造反后,常德、长沙、岳州、衡州沦陷,广西、四川大员纷纷反清,福建耿精忠反,南方半壁江山似乎被吴三桂收入囊中。

实际上吴三桂没那么厉害,王辅臣、耿精忠之类就是废物点心,首鼠两端,他真正可调用的兵力有限。

而崇祯在康熙那么大的时候,他面临的敌人是什么?

是长达十年的农民起义。

是天灾、鼠疫、瘟疫、决堤、断粮、饥荒。

是骁勇善战,“女真不满万”的草原新锐骑兵,是八旗战斗力最强悍的时期。

是李自成的大顺军。

是张献忠的大西军。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崇祯七年,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旱灾引起蝗灾,尤其是河南、陕西,出现人食人的想象。

崇祯十三年,崇祯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崇祯十五年,全国爆发了瘟疫,而且从河北传至北京,北京死亡过半,十室九空。

崇祯十六年,天津爆发鼠疫,甚至有全家全亡,无存一人,邻居亦无一保全。

崇祯十七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北方瘟疫盛行,江南又遭大水,各地流寇并起,朝廷救灾不及,国库早已空虚,百姓疲弱不堪,明朝一触即溃。

此时皇太极在北方连挫明军精锐,而明廷又要抽调兵力镇压农民起义,两线作战疲惫不堪,国家军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即使朱元璋重生,也没办法力挽狂澜。

崇祯的脾气在此时开始失去控制,他暴怒,猜忌,不断冤杀大臣,杀伐过重,总督、巡抚都被他杀了,一般这种大员,朝廷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杀,而那些为明朝苦战的将军,他先用后疑,摇摆不定,在战和两难之中,让明朝走向灭亡。

西方哲学家说过,面对危局,一个聪明人甚至不如一个天资平庸的人。无疑崇祯就是聪明人,人太聪明也容易多疑,太聪明会导致草木皆兵,无法准确、冷静判断。

崇祯死的时候才34岁,一个年轻人,接下这么大一个摊子,又要赈灾又要用兵,很难保持住心性。

所以我们不能说康熙穿越到崇祯身上,就能改变大明的历史命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崇祯并非昏君,他甚至不是平庸之人,他是时运太差。

崇祯帝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个悲剧。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