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晋隋唐 > 正文

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秋哥
历史鸟
2022-08-29 02:50:41

公元626年的一个夏天,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最为著名的手足相残事件。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不久之后李世民大将尉迟恭带刀逼宫,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继位,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根据史书记载,秦王李世民在李渊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率兵东征西讨,功劳最大,威望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非常忌惮李世民,于是联合同样常年带兵的四弟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一番明争暗斗之后处于下风,李世民在手下的劝说下终于发动了这场玄武门之变。这场骇人听闻的政变中,能征善战的李世民亲手射死了李建成。

历史的是是非非伴随着李建成以及其后人的灰飞烟灭而彻底沉沦,但是当再次去看玄武门之变前唐高祖李渊的一系列操作时,会发现有一点令人感到非常难以理解。

不可否认的是,李渊当时是铁了心要传位的太子的。他也在实际行动上不断的扶植李建成,起兵之处李建成就被派到河东招揽人才,起兵之后李建成的提拔起来的人都被重用,薛万仞、马三宝、魏征等人,都是李建成发掘的人才。虽然由于政治斗争失败,新旧《唐书》将大量的唐朝夺取天下的功劳划归李世民,但是一些无法抹去的事情和资料中,依然可以看到,唐朝在夺取天下之初,负责后方安定、募兵以及抵御少数民族,保护李渊根基的人正是李建成,而李世民的作用充其量与大将李靖等人差不多,只不过是在外带兵的大将罢了。

如果说李建成对唐朝建立的功劳,应该还在汉初第一功臣萧何之上,他不仅像汉代萧何一样保障了李渊后方稳定,而且还能带兵抵御各路入侵之敌。而李建成的作用,用《史记·萧相国世家》里的话描述,也可以形容为“摇足则关以西非皇帝所有也。”李渊起兵之处如果没有李世民,手下还会有很多其他大将,如果没有李建成坐镇,恐怕根本不敢起兵。

既然如此,李渊为什么不在天下平定之后把李世民与军队分离,为李建成登基扫清障碍,结果却酿成了骨肉相残的惨剧?其实,这其中原因确实太过于复杂,残酷的政治和亲情交杂,偶然有时候就会发生在一念之间。这里面大体有四个原因,李渊在整个过程中也是充满着无奈。

首先,正是因为看中李建成,李渊才没有让李建成像李世民一样四处征战,毕竟战场上风险极大。而李世民带兵时也多次亲自冲锋陷阵,甚至在迎战窦建德追兵时与尉迟恭两人两马断后,对战数万大军。太子作为国家的根本,不应该冒险。这样的情况就导致,虽然很多人才是李建成提拔的,但他们跟李建成的关系不及与李世民亲密,毕竟战场上的战友情血浓于水。

其次,李渊起兵之初,李世民负责在老家征兵,而李建成则负责招募建设国家的文官。从道理上讲,李建成的工作更有意义,因为招募普通士兵的工作所有人都能做,而招募官员和高级人才的工作则让太子去做,这有利于太子未来对国家的掌控。但是这样却给了李世民机会,他在下层士兵心中威望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第三,封建社会的极端皇权下,虽说即便皇帝也需要考虑亲情,但作为皇帝却又常常六亲不认。李渊虽然要扶植李建成,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大权都交给他。自己身边的宰相、大将都是李建成提拔的,如果手下的军队再交给李建成,那万一李建成要造反,自己无论如何要招架不了。所以他在扶植李建成的时候,也要防着李建成,这就导致李建成虽然权力很大,却无兵可用。

第四,在李渊眼里,虽然李世民掌握了部分兵马,但还有一些将领带兵制衡。李建成则掌握国家官吏和经济命脉,因此即便自己百年之后,太子依然能控控制住局面。就如当年王卫尉对刘邦所说,后方负责募兵和组织粮草的人,造反则天下易主,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历史上,君王们在辖制在外武将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控制住经济命脉,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佣兵百万,也很难轻易造反。

不过李世民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假如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渊剩下的儿子当中还有能够继承王位的,只怕当时李建成留下来的一众文官和地方上其他的武将联合,消灭李世民也是很容的。所以在李渊看来,李世民手握兵权,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特殊情况连续出现,李世民不仅杀掉了李建成,李元吉也死了,李建成的儿子也全都死了,这样大家无论如何也只能拥立李世民了,最终李渊自己也无奈被逼退位了。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 lishi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鸟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 关注历史鸟新浪微博 添加快捷桌面